# 精彩剧评
# 狂人永不过时剧评
# 演世情,尝冷暖,道义无门,众生苦不公,朝野浊清多虚妄;愤畸俗,洗污名,英雄有后,桃源平贵贱,女君风骨救红尘。古典意象的新价值演绎,文化专业的纠正误解,点评全剧各方面,含完整剧透,超长慎入。
其实本剧没有脱离“救风尘”的主题,只是扩大了。这个剧是救红尘。演尽被救、救人和自救。一个个救姐妹,被丈夫孩子背叛的厨娘,被渣男坑的琵琶妹子,被娘家吸血的小丫头,被负心汉骗又差点被亲爹卖了的小姐,被上层玩弄的歌伎。男人也救,把有污点的人互相拯救的主题扩大,包括男主,也是有污点的人,虽在上层,但身为酷吏被嫌恶,衙内虽是纨绔也被欺压,都要救。女主连皇后都要救,她沦落风尘却从没有觉得自己卑微,而是以博大高远的心怀去拯救别人,最后救了天下贱籍者,她自己也被所有人众筹救了,拯救是相互呼应的。紧扣这个“救”字的题。拯救主题甚至从女主出场帮衙役抓贼、和男主几次互救就开始了,还有女主的爹救民的背景,贯穿到底。女主没有武功,却行侠仗义。原本只是救妹子的江湖侠义,本剧甚至上升到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和普度众生的境界,所以围观群众说她是女英雄。
原著宣扬“下九流却有一流的品格”,反衬所谓上流人士的不堪,和本剧女主说的“孰良孰贱”,主题也是一致的。
我最大的意见是,如果要提到艺术高度来说,善能感化恶,最打动人的是这点,但最假的也是这点。我也不觉得帝后、鹰犬和纨绔能够向善。表达了那么多丑恶,到头来凭倔强斗过权力、感化上层,显得天真虚假。当然,这些人物都不是完全正面的,本身都有恶面,这点很好,从细节看是否真的感化还要打个问号,是感化还是互相拿捏,后面详解。编剧应该也知道,只是说着善意的谎言哄大家,不然过不了审,而且也是顺应大多数人的心态,这我懂。但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寿宴和琵琶妹子黑化,而不是人人叫好的迟到正义。电视剧是入世的,只能这样写,我不是,我不信浊世中有清者,清者只能弃世。抛弃世界或许是大智慧,但本剧人物在看透生活无奈之后仍勇于面对,这是英勇,也有人更喜欢这种英勇。
我真的觉得本剧走的不是偶像剧路线,更像个世情剧,在塑造真实的有缺点的会成长的人物。注意,本剧中没有一个完全的好人,包括主角。剧中人也点出了主题“人有两面” 、“以德化善”。就是说不存在绝对的好人和坏人,有缺点的人也可以被教育向善。虽然现实里坏人未必会被教化变好,但这样写是一个善良的希望。本剧人物都有多面性。
在女性主题上,意图很明显,全剧主要宣扬女性应经济独立、精神自立的观点,告诉你男人靠不住,还有男人没有姐妹重要,也是很先锋的观点。但很多地方是用长线剧情反转表现的,有些故意反套路的桥段也是如此,先出现疑似套路,再反套路,只看前头就喷的,猜不着结局。
剧中的女性角色分别承担着不同的污名,女主和琵琶妹子是“贱籍”、“商妇” 、“卖笑”, 厨娘是“悍妇”、“再嫁”,大小姐是“妒妇”,小丫头女扮男装,拒绝被家庭吸血,“不孝”,大家都“不守妇道”,甚至就连皇后也被指“失贞”,被女主护下。全剧的思想,反三从四德,反七出,反封建道德观对女性的压制。不只是女性,男性角色也都有污名,男主是“鹰犬、爪牙、活阎罗、奸臣之子”,还不认父、反父权,男主的手下是娘娘腔,衙内是“纨绔子弟”。这些角色确实都不完全正面,但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,这才是活人。本剧也表现了恶面,绝不是认同鹰犬和纨绔。本剧的目的是反对所有偏见、歧视,反对用单一的黑白去定义人,反对用道听途说的传言去伤害人。
在感情观方面,我觉得本剧的重点是,全面表现不同的感情婚姻观都该被尊重。女主和男主看起来是真爱,但直到剧终,都停留在事实婚姻阶段,婚前同居,没有结婚。女主也说过以后不好说,如果想法变了,可能换人,开放结局。琵琶妹子对男人放弃幻想,走向另一极端,说男女之情就是消遣,干脆不嫁,还不前卫?相比其他人,厨娘这个人物整体上更传统,琵琶妹子对她说明前卫感情观时,她露出“这孩子没事吧”的表情,她再嫁,很正常。不同类型的人、不同想法、不同选择,本剧都照顾到了。一点也不封建落后,非常包容。
本剧不是没缺点,但是看剧,一看剧情,二看立意,三看人物塑造,三点都不错,剧情设计圆熟,主要人物塑造精致,立意高,内容涉及面广,放在文学作品里也算出色的,这就是好剧。
# 崔竹修剧评
# 如何评价《梦华录》大结局?(知乎崔竹修回答)
《梦华录》的确是这么多年,内地影视剧中难得一见的在剧情,立意,人物形象,布景,道具,音乐上极为用心的佳作!它完全对得起8.8分的评分。
回到《梦华录》,我可以说,这部剧展现出来的立意价值观,在这些年的古装剧里确实是高出同侪一截的。最后赵盼儿那个愿望,狠狠打脸了那些借着《救风尘》来批《梦华录》的人。我可以说,梦华录的立意比起《救风尘》要先进的多,当然这不是关汉卿的问题,这是时代局限的问题。关汉卿再同情底层女性,也不会像赵盼儿一样说出想要废除贱籍制度,使不再有良贱之别的话。而编剧借赵盼儿之口能表达出来,并不是编剧比关汉卿高明多少,而是我们所处的时代,就是远远胜出关汉卿的时代。关汉卿的时代,不可能有人人平等的思想,而我们所处的时代,就可以自然的说出人人生而平等!
当然这部剧有没有缺点呢?以我一个宋史爱好者眼光来看,里面的政治斗争幼稚可笑,很多行为根本不符合宋代政治传统。但瑕不掩瑜,这部剧本来就不是政斗剧,权谋斗争也不是核心。况且除了寥寥几部古装剧,大部分古装剧的政治斗争都是幼稚可笑的,不符合历史传统的。
总之,《梦华录》从各个角度讲,都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,感谢剧方的认真的制作态度,希望今后国产剧能有更多如此佳作诞生!更希望国内舆论环境能够好一些,不要夸的时候恨不能全网夸,骂的时候恨不能全网把它骂死,让它永世不得翻身,文革式的观剧不可取!文革式舆论风气要警惕,这样下去,最后危害的可不仅仅是影视领域,是和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!
访问链接:崔竹修: 如何评价《梦华录》大结局? (opens new window)
# 新加坡小笔尖剧评
# 《梦华录》为什么越来越闹心了?
在《梦华录》这部剧的舆论中,我看到了一种“欲加之罪何患无词”的悲哀,明明讲述的是女性帮助女性,用独立和自己的劳动改变命运的主旨,却被肆意曲解,黑白颠倒。看到电视剧中任何一处不顺心的话,都会拿出来反复批判。
《梦华录》每个女子身上都有闪光点,赵盼儿的坚韧勇敢,孙三娘的豪迈义气,张好好的随意洒脱,宋引章的执着努力,所以自然会让每个对号入座的人产生共情。但这部剧的每个人物都不是平面的,她们身上都有缺点,而且电视剧根本没有避讳,明明白白的在台词中都有一针见血的提出。
盼儿的缺点是自卑,她在生意受挫重新起步之后,也很坦诚的反思过自己,留在东京、开店、赚钱,一切决定都做的那么快,根本没有任何喘息机会的原因,是出于一种自卑。她曾为贱籍如今从良,所以渴望能够早点在东京赚的盆满钵满,证明自己能和其他良民一样,也能做到任何事情。她也因为自己的自卑而吃过苦头,刚开始面对顾千帆示爱的时候,退缩和犹豫过,猜测和反复过。但也正因为经历了这番纠结,当她确定了这份感情就会生死与共义无反顾。
而张好好的缺点,其实在她和引章的这番话也能看出来了,是好逸恶劳。她热衷这种被人簇拥赞美的生活,但池衙内看似一句拌嘴无心,实则一针见血的话也应验了这一点,他说:“你三两天才练回嗓子,那个宋引章呢”,其实就已经暗示了她因为获得了现在的地位,并拥有了和池衙内的幸福生活,所以疏于练习。
而宋引章的缺点其实盼儿也点出来了,那就是傲慢。表面上她和盼儿一样想要脱籍,但她想要脱籍的根源却和盼儿并不同,盼儿是因为羞耻,而她是因为不甘心。她因一曲凉州大遍,得到了柯相一字千金的提字“风骨”,回来之后就不想再在茶楼弹琴给人听。
女孩有傲骨是好事,但到底是傲骨还是傲慢却极难界定。傲骨会让一个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,傲慢却往往伴随着偏见,让你错失其貌不扬却内在华美的事物,留恋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陷阱,周舍如是,沈如琢亦如是。
编剧真的在苦口婆心的通过每一个姑娘身上的缺点,她们如何反思、如何成长,去告诉这部剧的观众,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。而只会恶意曲解这部剧的人呢?却认为这种缺点是性格羞辱。
访问链接:新加坡小笔尖: 《梦华录》为什么越来越闹心了? (opens new window)
# 天音Tainn剧评
# 梦华录大结局(上):剧情与三个愿望背后的人物弧光
始于周舍案,终于欧阳旭案。
三位女主两次上公堂,一次为救风尘,求自家姐妹的婚姻自由,一次为天下女人的不幸与污名击鼓,求苦于阶级的天下苍生的自由。
始于夜宴图,终于夜宴图。
故事开头是落入过贱籍却能独立开茶坊闯东京的女人赵掌柜,结尾是落入过贱籍却走到临朝称制的刘皇后。 达成了首尾呼应的环形叙事,也能看到各色女性人物的光辉,主角团的认知成长,社会对她们的偏见践踏,她们的激烈反抗,与一些男性学习理解共情她们的过程。
访问链接:梦华录大结局(上):剧情与三个愿望背后的人物弧光 (opens new window)
# 梦华录大结局下:厌女镜像现实与它制造的博主甄别机制
这部剧罕见地制造了一种甄别机制,内容本身的表达失去了意义,而博主们通过内容想利用什么情绪取悦什么样的人,ta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,变成昭然若揭的司马昭之心。
访问链接:梦华录大结局下:厌女镜像现实与它制造的博主甄别机制 (opens new window)
# 十点读书剧评
# 《梦华录》大结局:不要高估人性,也不要高估爱情
今天,我很想从这部剧出发,和大家聊聊男欢女爱的8个误区:
关于人性褶皱处的幽明。
关于两性关系里的真相。
关于情执成长中的退守。
01 美貌是一种资本,危险的是,除了美貌再无其他
承认美貌的重要性,是尊重人性和现实。
但,空有皮囊还不够,还要有智慧。
有着盛世容颜的赵盼儿、宋引章和孙三娘,都因识人不够,而遭遇情伤,被生活甩来一个又一个的耳光。
后来,她们从故乡钱塘到梦华东京,在搞事业和阅人事中,破了情执,获得了成长。
于美貌之外,拥有智慧和清澄,才得到圆满和善终。
02 靠男人不丢人,丢人的是只能靠男人
如果所谓的独立女性,是建立在辱骂男人、打倒男人、远离男人的基础上,那这不是独立女性,而是在毒害女性。
女人也好,男人也好,自我的强大和独立,都不靠诋毁另一个性别而建立。
而是靠我们自己的柔韧、智慧、坚强和慈悲的内在。
靠我们“见自我,见他人,见天地,见众生”的辽阔。
真正成熟的男女,都是雌雄同体。
恰恰雌雄同体,不管是面对同性,还是异性,能坚守底线,也能互相协作,能坚持自我,也能宽容以待。
东京城内,不断搞事业的赵盼儿三姐妹,是依靠了男人的庇护,但她们更靠的是自强和自立、自爱和自尊。
真正的独立,不必打倒,而是变得更好。
03 女人何苦难为女人,女人只帮可帮之人
《梦华录》最让女同胞感到治愈的一点儿,是girls help girls。
从平民商妇赵盼儿,官姬歌女张好好,到官宦之女高慧,再到贵为皇后的刘婉……
哪怕“我暗恋的人,恰好是你的男朋友”“我的前未婚夫,恰是你的现未婚夫”“我们同台演出竞技,争个谁是第一”这样的关系,女人们也没有相互拆台和中伤,彼此踩踏和诋毁。
她们没有因为男人,陷入“雌竞”的恶性竞争和彼此谋杀里,恶化女性的生存环境。
她们对同性的遭遇给予同情,也对同性的苦难秉持悲悯。
但,这种“girls help girls”的互助,依然是有底线和边界的。
纵然是亲姐妹,也不要无底线圣母,也不会无原则帮衬,也不能大包大揽。
让一个人经历自己的选择,是生命自带的深意。
04 治伤的最好路径,是一边治愈,一边远行
05 男人宠爱听话的女人,珍重的确是荣耀他的女人
06 总是遇人不淑的女人,需要审视的,是自己的圈层
07 你对往事的理解,比往事本身,更重要
从辩证法的角度说,一切经历都是你修行的手段。
你是修成恶魔,还是修成菩萨,不在于你经历了什么,而在于你如何看待你的经历。
你对往事的理解,比往事本身更重要。
你的理解和注释,让往事有了不一样意义。
你怎么看待往事,你就怎么看待自己的历史。
而你看待自己历史的态度,又藏着你当下的状态和未来的运气。
08 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,是两个人看着同一方向
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
并非深情不被遗忘,而是两个人都念着对方,都看着同一个地方。
最终在双向奔赴中,重新遇见,欢爱一场。
所谓梦华录,就是先有我,后有梦,再有爱,最后遇见繁花般的你。